<center id="uiawy"><wbr id="uiawy"></wbr></center>
<optgroup id="uiawy"><div id="uiawy"></div></optgroup>
<center id="uiawy"></center>
<optgroup id="uiawy"><div id="uiawy"></div></optgroup>
<optgroup id="uiawy"><div id="uiawy"></div></optgroup>

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社主辦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文學·副刊

閱讀訓練改變了3個心智障礙者

2023-04-27 10:37:23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記者 戴蕾蕾

《法治日報》記者 陳 磊

面對心智障礙者,盡管很多人包括他們的家長在內,認為他們沒有閱讀需要和能力,但也有少數家長堅定地認為,閱讀訓練能夠幫助孩子們提升理解能力和認知。于是,他們開始了辛苦的實踐探索。

張雁是《蝸牛不放棄》及續集《穿越孤獨擁抱你》的作者,她的大兒子樂漁1998年出生,在3歲時被確診為重度孤獨癥患者(心智障礙的一種)。

今年25歲的樂漁,每天下午都會去職業勞動康復站學習和工作。他最近對廚藝產生了興趣,跟著老師認各種食材以及學習怎么做西紅柿炒雞蛋和烙蔥油餅。盡管樂漁的技能還不足以支撐他工作,但張雁知道,這是樂漁和社會連接的重要途徑。

樂漁小時候,張雁并沒有教過他認字,但他有一段時間特別著迷寫字,準確地說是“畫字”,就在家里的墻上畫。那時的張雁認為,對于一個心智障礙兒童來說,認字背詩超出了他的認知水平。

但樂漁五六歲時發生的一件事,讓她改變了看法?!坝幸惶?,他跟我出門坐車時,突然蹦出兩個字‘紅豆’,我一轉頭,看見車廂里有一個紅豆內衣的廣告。一瞬間,我就想教他認字、閱讀?!?/p>

從那以后,張雁開始慢慢教樂漁識字,他的認知和讀寫能力比較弱,她教得很慢,加上在康復機構和培智學校的學習訓練,樂漁逐漸認識了600個至800個常用字,他一度迷戀各類廣告標牌和超市分發的商品目錄,看到空調室外機上的商標就要湊上去看個究竟。

張雁后來又有了第二個兒子,三四歲時開始讀繪本認字,用點讀筆作為輔助工具。沒想到,她在教弟弟讀繪本的時候,樂漁也能跟著讀,而且對繪本中的內容很感興趣。比如說《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青蛙弗洛格交朋友的情節,他就很喜歡。

張雁開始有意識地教樂漁閱讀繪本。最近樂漁讀了一個名為《這世界需要獨一無二的你》的繪本,故事比較簡單,他特別喜歡那些色彩鮮艷的熱氣球。讀完繪本,他還在紙上畫了個熱氣球。

經過多年努力,樂漁已經能無障礙閱讀二三十頁的繪本了。因為工作關系,經常有出版社的朋友給張雁郵寄繪本,只要是樂漁喜歡的繪本,故事情節不太復雜的,他都能讀完,但對一些故事背后的含義,還不是很理解。

除了讀繪本以外,樂漁也學習讀一些實用性的文章,比如了解季節的變化、如何整理衣物、怎樣炒菜等,這些對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大有好處。有些技能媽媽手把手教都未必能教會,但在白板上寫出動作要點能夠不斷給他視覺上的提示。

通過不斷的誦讀練習,樂漁現在說話也比過去清楚多了。多年的親子共讀,他已經能有意識地回答媽媽的提問。甚至有時說不清楚的,他會通過寫字來表達。

有一次,他對媽媽連說了好幾遍“職康站”,張雁就問他是不是要去職康站,他點點頭,又說了一個詞“口罩”,張雁以為他要戴口罩去職康站,就遞給他一個口罩。他搖搖頭,從書包里拿出一個口罩。張雁這才明白,他其實想說的是職康站發了一個口罩,不用家里的了。

今年33歲的丹丹也是閱讀訓練的受益者。丹丹是偏重度的心智障礙人士,曾經語言發育遲緩、多動,經過家長自己摸索和閱讀訓練后,已經能相對清晰地表達一件事了。丹丹媽媽張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直很后悔“關注丹丹的閱讀需求有點晚”。

丹丹小時候,張女士買了很多童話書,讀給她聽,但丹丹不愛聽,張女士讀了一段時間感覺沒什么收獲就放棄了,“現在回想起來,不是她不愛聽,而是她聽不懂”。此后,張女士陷入一個與很多家長一樣的誤區,即心智障礙兒童主要學習生活技能,識字讀書并不重要。

丹丹長大后主要就讀于培智學校,文化課內容相對簡單。她有一個長處,學彈琴很快,簡單的曲子,彈兩遍就記住了。幾年前,隨著彈琴水平的提高,老師在教琴的同時開始教樂理知識,丹丹怎么都不理解,再怎么練習也不能提高,“就像遇到了瓶頸”。

張女士觀察發現,丹丹不是練習不夠,而是她的理解能力達不到,沒有重視文化課的短板正在顯現。

3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丹丹參加了教特殊兒童閱讀的網課,通過網絡給丹丹進行閱讀訓練。比如春天來了,老師就引導丹丹把看見什么、聽見什么、聞到什么、感覺到什么表達出來,“3年下來基本上是滿勤,進步挺大”。

通過閱讀訓練,丹丹認識了不少詞匯,這些詞匯經過積累之后進入她的記憶中潛移默化,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提取出來用于表達。丹丹現在已經能跟媽媽描述日常的事情,溝通也越發通暢,可以看懂路牌,能閱讀小學階段的語文課本,還讀完了整本小說《小王子》,這讓張女士欣喜不已。

前幾天,張女士和幾位朋友一起去郊區賞梨花,中途接到丹丹的電話,她說:“老師來電話了,是爸爸接的,說演出的事兒還沒定?!彼堰@件事兒描述得很清楚,讓幾位看著丹丹從小長到大的朋友很驚訝。在她們印象中,丹丹難以說清一件事。

在張女士看來,丹丹從年齡上已經長大成人,雖然現在還在父母的監護下生活,但父母總有難以監護的時候,她總有一天要在另外的監護人監護下生活,現在教會她這些,是希望她能適應各種各樣的生活,能聽懂并理解別人說的話,能清楚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讓照顧她的人和她自己都輕松一點。

家住四川成都的陽陽今年25歲,從2021年開始參加一家機構的繪本閱讀訓練。在陽陽媽媽鐘女士看來,參加閱讀活動讓孩子受益匪淺。

陽陽3歲半被確診為心智障礙者,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非常差,小時候對讀書毫無興趣,“說實話,當時我給他講故事也是照字去讀,圖畫里的內容很少引導他去看”。

讓鐘女士自豪的是,在陽陽7歲之前,經過反復教,他的拼音非常扎實,還從小對字典感興趣。只要有空,鐘女士就教他查全家人的名字,看到的字都去查,拼音查一遍,部首查一遍。

用部首查字,陽陽很長時間都不理解為什么查筆畫時要去掉部首。參加繪本閱讀后,他突然就明白了部首查字的方法,鐘女士上班時能從監控看到他一邊翻字典一邊讀書的場景。老師講到哪一頁,他就翻到那一頁。

繪本閱讀中穿插的手工活動,鐘女士每一項都帶領孩子去做,幫助他理解繪本的內容,陪他一起讀,一起探索繪本中的樂趣,找他感興趣的點,陽陽會隨著引導被書里的畫面吸引。

在鐘女士看來,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期的積累,家長的陪伴很重要,多一點耐心,期望值低一點。內心接納他的與眾不同,努力提升孩子自理能力,他未來的生活質量就會高一點,就會減輕將來照顧者的負擔。不管目標是否實現,不支持他學習他就可能停滯不前甚至退步,向前邁一步就有萬一能實現的可能。

“25歲,普通孩子大學都畢業了,陽陽的認知可能還在幼兒園階段。他現在能安穩地待在家里,有書讀一讀,做手工畫畫,能自理,做點簡單的家務,已經很好了?!辩娕空f,心智障礙者,什么時候開始閱讀都不晚。

責編:肖莎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廣告征訂 | 本站公告 | 法律聲明 | 報紙訂閱

版權所有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olnzth.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京ICP備10019071號-1 京報出證字第014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778號

最近2018年中文字幕手机视频,亚洲芒果卡一卡二卡三乱码,樱花草在线社区www日本影院,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center id="uiawy"><wbr id="uiawy"></wbr></center>
<optgroup id="uiawy"><div id="uiawy"></div></optgroup>
<center id="uiawy"></center>
<optgroup id="uiawy"><div id="uiawy"></div></optgroup>
<optgroup id="uiawy"><div id="uiawy"></div></op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