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十三載》編?。河脤懫胀ㄈ说姆绞剿茉煲晃痪?/p>
2023-04-20 08:32:30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當法治遇見影視系列報道
圖片選自《塵封十三載》官微。
圖為編劇婁霄鵬。 受訪者供圖
《法治周末》記者 鄭超
4月16日,《塵封十三載》正式迎來了大結局,殺人案真兇浮出水面。有網友表示,可以開啟“二刷”了?!秹m封十三載》由劉海波執導,婁霄鵬編劇,改編自婁霄鵬的原著小說《黯夜之光》。
不久前,《法治周末》記者對編劇婁霄鵬進行了一次專訪。
寫出“故事背后的故事”
《法治周末》:一部好的電視劇,離不開優秀的劇本。據了解,該劇改編自原著小說《黯夜之光》,能否講講原著小說和劇本的創作過程以及創作背后的故事?
婁霄鵬:這個故事是從2019年開始構思動筆的。我一直想寫一個刑偵類的故事,就是以警察為主角,一部劇集偵破一起案件,走現實主義風格。但是之前一直在猶豫、觀望,后來市場漸漸打開了,在制片人搭檔肖霄的支持下,我才開始構思這個故事。
我興趣愛好比較“雜”,也非常熱愛刑偵犯罪類的影視劇。我對非線性敘事結構也有很濃厚的興趣,就想寫一部整篇講述一起懸案、兩個時空齊頭并進的故事。這樣的結構我覺得很有發揮空間,寫起來也有樂趣。所以連環殺人案是第一選擇,連續兇殺,也好展開故事。
在故事架構上,既確認是兩個時空,相隔多年,就要去寫出人物的變化,十幾年的時間對人物產生了什么作用,同時在人物狀態的變化上反映時代的變遷。主角就選擇一對師徒,性格迥異,十幾年后,他們的性格好像反了過來,甚至婚姻狀態似乎也反了過來,互成鏡像,也很有意思。
在故事的立意上,我不僅想寫一個案子的偵破過程,更重要的是去寫“故事背后的故事”,視野打開一些,去寫現實的東西,比如人們的生活、社會的變遷。
故事中,有一些細節,比如落魄的搖滾歌手十幾年后給自己名字加了金字邊,聚眾鬧事的釘子戶十幾年后坐擁數套房,大佬則變成了小工,小弟變成了巨富等。這是雙線敘事的好處,可以隨時展現人物的反差,頓時給人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給觀眾很多想象空間。
《法治周末》:在目前市場上諸多刑偵題材中,這部劇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婁霄鵬:這個不好回答。
不過在觀劇過程中,我發現有些觀眾對雙線敘事的方式還不太熟悉,總覺得1997年的另一條時空線是回憶。我很高興能呈現這樣一種相對較新的故事結構給他們,也許下次見到類似的結構,這些觀眾朋友就更適應了。能給觀眾增加觀劇經驗,體驗不同口味,也是一件好事吧。
對我本人來說,最大的突破就是終于寫完了一個早就想寫的完整的刑偵故事。
“他們替我們擋住了那道閘門”
《法治周末》:是什么樣的機緣讓你選擇對這一主題進行創作?是否有一些生活經歷對你的創作有所幫助?
婁霄鵬:以前工作的機緣,我和警察群體有接觸,雖然不多,但他們特有的那股勁頭、舉手投足、音容笑貌,都印在了我心里。
一直以來,我對警察這個職業非常尊敬。說實話他們的工作我肯定干不了,我覺得這是和平年代最危險的工作,尤其是刑警。而且,不光是身體上隨時可能遇險,整天要面對那么多人性負面的東西,對精神也是很大的折磨。
我覺得他們替我們這些普通人擋住了那道黑暗的閘門,好讓我們能有安全感的享受明朗的陽光。有時候,我會恍惚覺得警察這個工作不真實,哪個普通人會三天兩頭面對尸體,動不動就要冒著生命危險與人搏斗?咱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跟他們比起來,像是兩個世界的事情。他們干的好像是常人無法想象也無法感同身受的一種職業,只有干了警察才知道那是個什么滋味。他們這個群體真的是值得尊敬的。
我覺得警察身上都是有武俠精神的,他們就像現代社會的俠客一樣,在為了別人的安全和生命奔波。年輕的時候想寫武俠小說,現在對創造什么神奇的武功沒太大興趣了,但是還是想寫那種隨時在生死之間輾轉騰挪的故事,寫舍生忘死大無畏的人物,刑偵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吧。
我沒有刻意設計“懸疑感”
《法治周末》:在場景和情節方面,你希望達到怎樣的效果?
婁霄鵬:情節基本上都是虛構的,并不是基于一個特定案件,沒有去做針對性的采風,故事中也許融合了許許多多我聽過看過的現實案例。
在劇情上,我追求的是真實、現實、生活質感。我試圖讓劇中的警察看起來就是某個城市公安局里的刑警,在街頭巷尾都見過的那種。他們一身煙火氣,是平凡、真實、可愛、有性情的人,不是那種高智商天才神探。他們破案靠苦功夫,走街串巷奔波勞累,有時足夠的經驗、敏銳的觀察會帶來靈光一閃,但破案不能靠推理或者腦力風暴。
這個劇應該不算是推理劇,我覺得也沒那么燒腦吧,沒有刻意去設計匪夷所思的“懸疑感”,那不是我創作時想要追求的東西,就按現實中破案的路子來。我本人并不是很愛看那種玄乎的、為了翻轉而翻轉的推理神劇,還是想寫出現實感,想從精神上能夠打動人。
《法治周末》:你在創作時對臺詞有怎樣的考量?在創作刑偵懸疑劇時,你更注重哪些技巧?有哪些創作習慣?
婁霄鵬:臺詞盡量精短,言之有物,需要向觀眾傳達的信息和情緒要表達準確,另外要口語化,什么性格的人說什么話,帶點兒幽默感。
我本身的職業就是編劇,并不是小說作家。在《塵封十三載》之前,我還沒有自己寫過真正意義上的長劇集(之前與好朋友編劇蘇陽合寫過一部網劇《刺》),只寫過電影劇本。我覺得寫長篇不但是個腦力活,更是個體力活,寫起來很累,我一直是望而卻步的。
為了讓自己下定決心開始動筆,我就想先嘗試把它寫成一部完整的小說。比起劇本,小說的文體更靈活一些,以小說的形式去下筆,創作的感覺更自由,寫起來不像劇本那么多限制,更有新鮮感,也就沒那么累了。
當然寫作時,編劇的習慣還在,敘事風格還是很簡潔,故事結構也盡量清楚利索,層次分明,寫出來就很容易改成劇本了。當然,寫的時候也知道一定會改成劇本,我本身還是編劇。
我也沒什么特別的技巧,就是編劇常用的那些手法,在編劇課上都學過的,比如“伏筆-呼應”這些。另外就是注意向觀眾傳遞信息的節奏,要盡量準確。每個信息點都有它最合適的位置,要盡量找到。
其實我的寫作習慣比較隨意,有時候也不寫大綱,拉一個自己能看懂的故事線,故事結構在心里有了數,就開始寫了。但寫作之前一定要先想好人物,人物在心里有了清晰的樣子,再開始寫比較好。很多情節和細節,可能是邊寫邊想到的,這也是寫作的樂趣吧。
我的創作習慣么……不熬夜。像上班一樣,白天寫,累了就下班,休息。
“演員們把人物詮釋得相當到位”
《法治周末》:你如何看待演員陳建斌、陳曉等主要演員以及其他演員在劇中的表現?對哪些鏡頭印象深刻?
婁霄鵬:首先,這部劇里,多虧導演的精彩指導,呈現出了這么行云流水的畫面敘事,鮮活又大氣的鏡頭語言,拍得情感飽滿又妙趣橫生。用一句話說,就是好看。這個劇本其實經歷過很多挫折,后來是導演一眼看中,成就了這個項目,非常感謝導演的知遇之恩。
在表演方面,可以說所有演員的表演都超出了我的預期。陳建斌和陳曉兩位老師就不用說了,他們的表演,他們賦予人物的狀態,他們說臺詞的韻律,比我自己寫作時在腦子里想象的要好,要生動。啜妮演的楊漫也清新自然,渾然天成。其實,所有的角色都是這樣,從警察群像到他們的親人朋友,以及一個個嫌疑人,我無法一一列舉了,演員們都把人物詮釋得相當到位,包括劇中的兩個孩子也演得極為驚艷。
印象深刻的鏡頭太多了。首先想到的——我想很多觀眾跟我一樣——是第22集衛崢嶸走上纜車,時間從1998年向2010年的過渡鏡頭,彈指一揮、滄海桑田,太震撼了。另外,比如案發現場,我寫的比較簡略,而導演都把它設計得別出心裁,有種殘酷的美感。不過我想,除了驚悚的時刻,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人物真情流露的瞬間了吧,也就是讓人感動的那些瞬間。
展現“普通人的精神生活”
《法治周末》:主演陳建斌在采訪中提到,“編劇寫出了‘普通人的精神生活’”“普通人也有精神生活”。如何看待這句評價?你希望觀眾追完整部劇以后,有什么收獲或者感悟?對于刑偵懸疑題材創作的方法,你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婁霄鵬:非常感謝陳老師的這句評價。是的,整部劇就是把警察作為普通人去寫,這也是創作的初衷吧。雖然他們從事了這個特別的職業,但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是在普通的社會環境中長大,有各自普通的家庭,上學、戀愛、結婚,成長的歷程和普通人一樣,當然也具有普通人的情感、價值觀和精神生活。
就以陳老師對人物的分析為例,他飾演的警察衛崢嶸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生人,當過兵,經歷過感情挫折之后,結了婚。那個年代,結婚之前很多都沒談過正經戀愛,經人介紹,條件合適就結婚了,可能婚后才發現沒話說,有矛盾,所以衛崢嶸又離婚了。
離婚之后,聽說喜歡過的戀人白曉芙也離婚了,他心里就七上八下,牽腸掛肚,有了感情重新萌發的意思。按觀眾的評價,白曉芙是衛崢嶸心里的白月光吧。結果,白曉芙又被害了,衛崢嶸也終于被壓垮了,離開了警隊。
再后來,前妻生病,他回去照顧,又復婚了,一起過了十幾年。隨著年紀漸長,他的性格也在變化,矛盾漸漸化解了。親情里又漸漸生發了愛——其實是什么感情已經說不清了,但是他們相處很融洽,知道對方是要和自己過一輩子的人。
應該說,這種感情經歷,是那個年代很多普通男性都能共鳴的吧。
另外,我總是希望能多寫一點普通人情感中那些溫暖的無私的東西,我覺得這是人類高貴的地方,可以多展現它。犯罪已經是黑暗和丑惡的了,那些和犯罪分子作戰的人,就讓他們光明和美好一些吧。如果有人看了劇,從中得到了安慰或者啟發,也去給自己的生活制造點兒溫暖,或者有年輕人也想去當警察,當個好警察,有什么不好呢?
《法治周末》:對于刑偵懸疑題材創作的方法,你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你希望觀眾追完整部劇以后,有什么收獲或者感悟?
婁霄鵬:我希望觀眾看完劇以后,能更喜歡警察。除了他們工作上異于常人的辛苦,其實細想一下,一起懸案沒破,有的警察會一輩子放不下,而他并不認識被害人,卻會為了別人的事情惦記一輩子,我覺得這是一種偉大的無私,是很寶貴的人類情感。這些東西比較打動我,我也希望能書寫這些來打動觀眾。
我談不上有豐富的創作刑偵劇的經驗,因為這對我也是第一部作品。不過,我覺得,首先要有興趣,然后就是多看小說、多看劇,向優秀的作品學習。當然,還需要盡量去熟悉警察們的日常。想好了自己的故事,就去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