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沒爛尾
2023-04-20 08:27:53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當法治遇見影視系列報道
《法治周末》記者 鄭超
刑偵劇懸疑《塵封十三載》已在愛奇藝迷霧劇場收官。目前,該劇在豆瓣評分高達8.1,收獲好評無數。
據了解,《塵封十三載》改編自婁霄鵬的原著小說《黯夜之光》,該劇由劉海波執導,婁霄鵬編劇,講述了兩名刑警衛崢嶸(陳建斌 飾)、陸行知(陳曉 飾)探查塵封懸案,最終師徒合力逮捕連環殺人案真兇的故事。
《塵封十三載》官微寫道,“結局揭曉,童年陰影造成性格扭曲,真兇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噓。但原生家庭并不是犯罪的理由,愿每個人都能在心中永存善念,避免走向無可挽回的深淵”。
此前,人民網評曾發文評價此劇,文中指出,“一部好的懸疑劇不僅要有好的開始,更要有好的結尾,才能讓人印象深刻,并回味無窮?!秹m封十三載》在初始階段能夠打動觀眾,并留下深刻印象,我們更希望這部劇能夠在結尾時更進一步,不要犯一些懸疑劇虎頭蛇尾的通病,為整部劇畫上完美的句號”。
如今,該劇口碑持續走高,評分“不降反升”,對上述期待作出了最好的回應。
這部師徒追兇劇一經開播便掀起追劇熱潮??缭?3年的塵封懸案、抽絲剝繭的推理過程、創新的雙時空敘事結構、師徒合力破案的精神傳承,都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追劇感受。
迎來大結局后,有一路追劇的網友直呼,“沒爛尾”。也有媒體評,“大結局封神”。
大結局播出后,演員陳建斌發微博對該劇結局這樣點評:衛崢嶸怎么也沒想到,當年見到的小孩竟是連環油畫案的兇手,如果13年前衛崢嶸沒有隱退一線,案子會不會在當時就能被偵破?張山山是不是就不會變成這樣?13年前衛崢嶸說過“我不管他什么目的,我只有一個目的,把他抓住”這也是他13年后再次加入追兇的原因,衛崢嶸終于能給所有被害人一個交代,也對得起身上穿的這身警服。
在劇中飾演楊哲的演員鄭奇則發微博吐露心聲:“(此前)每天收到的最多的微信就是,你是不是兇手?是不是你殺的人?今天,終于洗脫嫌疑人身份了……楊哲,扛了24集?!?nbsp;
大結局播出之前,有看過原著的細心網友發現,劇本有跟原著不一致的地方。此前,有許多網友紛紛預測楊哲是兇手。對此,婁霄鵬向《法治周末》記者透露,相對于小說,劇版增加了楊哲這條人物線,而這個人物確實是“作為煙幕彈來用的”。以及,“劇版增加了1997年的一個模仿案,這部分在小說里是一筆帶過的,而劇里把它變成了一個完整的案子”,就是第12集的內容。
此外,劇本還增加了誘捕戲,一次“差點抓到兇手”的機會,就是第14集里呈現的內容,婁霄鵬補充。
有評論稱,《塵封十三載》里“沒有戀愛腦”“有的只是蜻蜓點水式的感情戲”。有網友認為,在劇中飾演楊漫的演員啜妮演出了堅定不移的深情。
啜妮發微博表示:“跨越13年的案子告破,楊漫、陸行知一家人懸著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楊漫有自己的工作也有愛的人,她心疼并敬佩陸行知身上對于案件的執著和最單純的熱血,她想和陸行知一起守護好他們的家?!?/p>
對于劇中的感情戲,婁霄鵬表示,客觀地說,《塵封十三載》的感情戲沒有占據大量篇幅,“也就占百分之十左右”。
對于劇中一些人物家庭生活的描寫,婁霄鵬認為,警察也都有家庭,家庭戲可以豐富人物,相關的戲份也盡量結合在案件偵破過程中,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他表示:“寫作的時候,感情戲都是點到為止,和辦案戲有機結合,我會考慮它占據的比例,會不會影響破案線的節奏等等,尋找一個恰當的平衡?!?/p>
據報道,《塵封十三載》在去年1月首次開機時就吸引了不少關注的目光。除了陳建斌、陳曉兩位主演人氣不俗外,由曾經獲得過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的劉海波執導,劉敏濤、喻恩泰等聯合出演也一度成為了劇迷、網友津津樂道的焦點。
此前報道稱,為了還原劇中1997年和2010年兩個時空的案件重疊穿插講述的雙時空設定,貼合實景實情,劇組特地選擇了在冬夏兩季分別拍攝1997年和2010年的戲份,拍攝周期跨度延長到了9個月。
“我們重點考慮如何去展現,時代氛圍和巨大變遷?!睂а輨⒑2ㄔ硎?,自己的創作理念是讓觀眾“一眼看去,我們就生活在其中,能夠對故事更加感同身受”。
有人這樣評價《塵封十三載》:“懸疑的殼,現實主義的核,是這部影片的深度所在?!?/p>
上述文章還指出,這部劇的刑警不再是為“懸疑”服務的工具人,也不是被神話的“神探”,他們性格迥異,滿懷熱血,卻也有著各自的性格缺點和辦案局限……除了主角之外,其他刑警們的完成度也都非常高,角色塑造豐富立體,各有千秋。
還有評論認為,“這部劇最難能可貴的一點是,以一種平視的視角講述了刑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