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短視頻宣傳不應過度
2023-04-20 08:20:53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圖像時代的法律?
吳志攀作品
□ 吳志攀
下面這條微信上的新聞,是北京大學校友分享給我的:3月29日《202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在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正式發布,其中提到:“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4億,網民使用率達到97.4%,超過即時通訊成為第一大互聯網應用。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達10.12億,在網絡視聽用戶中占比94.8%??葱侣劤蔀槎桃曨l用戶的重要需求,比例達到32.4%?!贝送?,官媒“在抖音、快手擁有668個百萬級以上粉絲量的賬號”。
我本人也經常使用短視頻來學習新知識,如回看視頻課程、了解國內社會新聞和國際大事。對不懂的新名詞、新概念或新的“?!?,我使用短視頻尋找答案。因為短視頻不受時間限制,時間和內容的選擇權都在于我自己。
短視頻已成網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相比之下,過去看電視新聞,時間是電視臺規定的,內容也是電視臺安排的,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廣告。但是我看網上短視頻新聞,很少有廣告。這也許是越來越多的人改用短視頻看新聞的原因之一吧?
根據上述《2023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報告》統計:“我國有32.4%的用戶觀看短視頻是為了獲取新聞資訊,30.2%的用戶觀看短視頻的原因是獲取知識?!笨梢?,網絡視聽平臺已成為網民學知識、看新聞的重要渠道。
不僅如此,從短視頻中看到的新聞和新知識,還會被人們分享到家人群和朋友圈中。這種分享不僅可以增加觀看的人數,還增加家人親屬之間、同事朋友之間的社交聯系。
更不用說,短視頻直播帶貨對網民購買欲望的刺激,超過在商圈或大超市“逛商店”過程中臨時出現的購買欲。市場營銷教科書介紹過:100個人無意識逛商店,其中有25%的人會臨時隨手買點東西。而數據顯示,在網絡直播間里,2022年“42.7%的用戶在最近半年內因觀看網絡視頻或網絡直播而購買過商品,與2020年相比提升27個百分點”。
文旅局長“角色扮演”代言景區不能過頭
短視頻還成為網民業余娛樂的主要方式。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2年微短劇上線數量顯著提升。重點網絡微短劇從2021年的58部上升到2022年的172部”?,F在連紀檢部門都制作短視頻來宣傳廉政反腐。例如,《清風茶館》就是采用微型電視劇的方式宣傳廉政反腐政策的。這種短視頻有演員有故事情節,內容生動有趣,為廣大網民喜聞樂見。
短視頻有時出現文旅局長們化妝、穿古代服裝推廣本地旅游項目的畫面。初次看到公務員為了宣傳跨界文娛,真為他們的勇敢贊嘆??戳艘恍┲?,有兩點感覺:一是,表演得有點“過了”;二是已經開始“內卷”。
公務員形象與文娛演員總還有些不同,體制內領導總不能穿這漢服來上班,戴宋朝的官帽在臺上作報告吧?為景區形象代言的文旅局長可以做“角色扮演”,但不能過了。
還有的為了“出圈”,穿戴與扮相更加夸張,認為這樣才能吸引眼球。文旅局領導們的短視頻宣傳出現“過度”與“內卷”非但不會吸引游客,反而會將他們嚇跑。因為國內大多數旅游是為了休息身心和精神放松的,當游客看到“夸張”類的短視頻時,往往難以分清是“搞笑節目”,還是“正規宣傳”。相比之下,還是當地領導穿著上班的服裝的素顏形象,在網上幫助當地農民直播帶貨的短視頻,讓網民看著更加“接地氣”。因為他們的言行與扮相都是真實而可信的。網民看到的就是他們熟悉的公務員的樣子,而不是恍惚感覺好像在看古裝的電視劇。
(作者系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