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uiawy"><wbr id="uiawy"></wbr></center>
<optgroup id="uiawy"><div id="uiawy"></div></optgroup>
<center id="uiawy"></center>
<optgroup id="uiawy"><div id="uiawy"></div></optgroup>
<optgroup id="uiawy"><div id="uiawy"></div></optgroup>

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社主辦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名家說法

“質量工作必須建立在法治基礎上”

專訪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

2023-03-16 09:02:00 來源:

“3·15”特別專題


劉兆彬,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會長,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總工程師。

圖為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的一次出征儀式。

文/圖 

《百家法治講壇》專欄主編  賀斌

時間回溯到31年前。

1992年早春的一天,天安門廣場人頭攢動,旗幟飄揚。

一個由國務院相關部門支持,《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法治日報》等40余家首都新聞媒體共同參與的大型活動進入公眾視野。

由數百名媒體記者組成的“大軍”,從東西南北“兵分四路”向全國各地開拔,“兵鋒”所指——假冒偽劣。

歷時近兩月,“大軍”走訪8個省市,行程超12000里……一批批假冒偽劣商品被查封,一批批制假販假“窩點”被鏟除,一個個涉案人員被處理?;顒印皯鸸必S碩,產生了當時少見的轟動效應,得到了當時中央領導、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華新聞工作者協會等各界的高度認可,并被認為是新聞界服務國家經濟建設的一大成功探索。

自此,原本計劃只舉辦一次的活動被保留并延續至今。它就是家喻戶曉的“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

質量興則國興。如今,質量的“長征”已不只“萬里”。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百家法治講壇》欄目特邀到“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參與者——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回顧“中國質量萬里行”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以及他對中國質量發展的一些思考。

胡同里走出的全國“法治品牌”

談到中國質量萬里行,老百姓耳熟能詳,但是對于中國質量萬里行的起源,大家或許并不清楚。

中國質量萬里行,它是一個活動的名稱,其發起人是我國著名媒體人——艾豐(已故)。

“1987年,我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就認識了艾豐。那個時候,他在人民日報社經濟部做主任。后來到1991年時,我在中央黨校教書,正好艾老師到黨校去學習,我一看名單有他,就跑到他的宿舍里和他聊天?!眲⒄妆蚧貞洉r說。

在艾豐與劉兆彬的開懷暢談中,兩人的很多觀點不謀而合。其中,艾豐講到,當時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群眾對日益豐富的商品購買欲十分旺盛,甚至將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機定義為“三大神器”,成為必需品。此時,國內的企業也紛紛涌入家電這一風頭正勁的領域,但由于當時缺少質量管理的基礎,標準化也不夠,很多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質監部門當時曾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大約50%左右的企業存在無標生產的狀況,產品質量堪憂,群眾的意見很大。

面對現狀,艾豐認為新聞媒體應該找到一條為國家經濟健康良性發展服務之路。

1990年年底,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提出,1991年“要把全部經濟工作切實轉到提高經濟效益的軌道上來,力爭工業生產的質量、品種、效益有一個明顯進步”。

1991年2月1日《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的通知》發布,目的就是通過在全國廣泛深入地開展這一活動,大力提高我國企業的經濟素質和經濟效益,使企業逐步走上投入少、產出多、質量好、消耗低、效益高的發展道路。

這一年年底,艾豐斬獲首屆范長江新聞獎。同時,他結合黨和國家有關會議、通知精神,著手聯系首都各大新聞單位一起,共同籌劃發起與質量有關的活動,最后斟酌定名為“中國質量萬里行”。

1992年2月,在北京月芽胡同10號,即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當時所在地,兼任該協會常務副會長的艾豐,以該會為前沿指揮部,聯絡首都40余家新聞媒體,作出全面推出“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的決定。

劉兆彬介紹說:“當時,在天安門廣場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搞了一個盛大的出征儀式,由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顒咏M織了幾百位媒體記者,然后4個車隊,從東西南北同時出發,萬里行那個場面是非常震撼的?!?/p>

這股由“無冕之王”們掀起的影響中國質量發展史的大型活動,開始席卷中華大地。

一項活動與兩部法律

劉兆彬介紹說:“當時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本意主要是落實國務院質量年、品種年、效益年,揭露曝光一些不合格產品,特別是假冒偽劣產品,但此次新聞界的聯合行動,產生了多年來少有的轟動效應,一夜間‘中國質量萬里行’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這是令籌備組沒有想到的?!?/p>

在20世紀90年代,由于我國商品和服務的整體質量水平相對較低,廣大消費者對質量的投訴,一年將近22萬件,但面對假冒偽劣產品時,群眾卻不知如何處理和維權。

“我們家在1992年時,也買了一個小冰箱。當時還是看廣告買的一個挺有名的品牌,結果用了8個月就不制冷了。當時不像現在,你買一個冰箱,10年都不容易壞。當時老百姓不知道去何處投訴。而質量萬里行的出現,讓廣大消費者覺得找到了一個投訴假冒偽劣產品的渠道和方法?!眲⒄妆蛘f。

隨著各大媒體的密集報道,眾多“問題”企業被曝光,劣質產品被查封,活動的影響力飆升。劉兆彬記得有一路去東北的記者,調查發現一家問題車企,其生產的車輛存在明顯的安全隱患。該企業出廠的車輛外表雖光鮮,但當記者試駕時,一拉車門,車門掉了,然后一轉方向盤,方向盤竟也歪了,最后發現該車輛是用摩托車臨時拼湊出的。

伴隨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的深入人心,中央領導相繼給予批示。1992年,當時主管經濟工作的朱镕基副總理總結評價道“大快人心事,質量萬里行”“希望萬里行天天行”。

同年8月,中國質量萬里行組委會第一年活動總結大會召開,時任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徐惟誠同志說:“中國質量萬里行找到了一個新聞工作為經濟建設中心服務的好的方式?!睍线€傳達了老一輩經濟工作領導者張勁夫同志的意見,他說,我們一直重視質量工作,但苦于沒有好的方法落實,中國質量萬里行找到了一個推進質量工作的好方法。

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意義是深遠的。它對全民族質量意識的樹立和強化,對質量建設相關的法治體系的構建,對企業質量工作的改進和提高,對中國名牌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

對此,劉兆彬說:“在該活動的推動下,我記得第二年即1993年時,我國便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這是自1949年以來,我國立法史上從來沒有過的?!?/p>

四代“掌門”接力“法治”初心

“回顧當時的活動,我們直面問題,解決問題,保護消費者權益,贏得了各界的贊譽和高度肯定?!眲⒄妆蚧貞浾f。

基于多方考量,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由原本計劃一次的活動,變為了持續性和常年開展的活動,至今已整整31年。同時,中國質量萬里行組委會也于1994年,改為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由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主管。艾豐當選第一任會長。

1999年,劉兆彬由財政部調入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擔任政策法規宣傳教育司司長。2000年,劉兆彬兼任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副會長。

2001年,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與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并,組建成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主管。

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的第二任會長為潘岳,現為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第三任會長為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蒲長城。

2016年,劉兆彬接力成為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的第四任會長。

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同時,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被列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直屬單位。

回顧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發展的三十年,劉兆彬認為,四代“掌門”,法治初心未變。他們帶領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高擎“打假扶優”的利劍,集中曝光大批“制假售偽”的大案要案,受理、處理多批來自消費者和生產企業的質量投訴,開展的“標準、質量和法制”三下鄉等質量宣傳活動,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反響,得到了消費者、企業、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良好評價,成為我國“質量強國”建設的生力軍之一。

三階段見證中國質量發展

劉兆彬從事法治和質量有關的工作已二十多年,他分析說,我國現代化的質量發展史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78年到1992年,這是中國現代化質量管理的起步階段。那時的我國大量學習和引進發達國家的質量管理制度和方法,比如全國“質量月”活動就是學習和引進日本的。

日本作為世界上第一個舉行“質量月”活動的國家,早在1960年就創新出這種形式。半個多世紀以來,該活動對日本的制造業、服務業質量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各國陸續舉辦“質量月”活動產生重要影響。從1978年的我國到1988年的美國,都開始陸續舉行了本國的“質量月”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階段是1992年到2002年,我國對質量的治理力度加大,部分法律逐漸完善,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劉兆彬介紹說,以1985年為例,我國每一百戶居民的彩電擁有量為17臺,洗衣機為40余臺,冰箱為8臺,但到了2000年,100戶居民擁有的彩電、洗衣機等都超過了100臺。這說明隨著我國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的繁榮,消費需求在增加,特別是通過對質量的管理,使得產品質量水平大幅上升,群眾對商品的滿意度也明顯提升。

第三個階段是從2002年到2017年,這是中國質量發展的一個提升階段。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很多產品要走出去,這意味著要與世界其他國家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這種競爭,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我國質量標準的發展。2017年后,是中國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的階段,中國經濟開始由過去的規模數量型轉向質量效益型,且全面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至今也取得了豐碩的成績。

夯實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非常重要

劉兆彬認為,質量工作必須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展。唯有法治才能提供規則,提供最根本的標準,對與錯,是與非,罪與非罪,最終都需要靠法律的明文規定去判定。

劉兆彬說,中國質量的發展按中央的要求就是要法治化,用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計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來保障我們的質量發展。

同時,劉兆彬認為夯實國家質量基礎設施(NQI)也很重要。

國家質量基礎設施作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是由計量、標準、合格評定組成,既包括法律法規體系、管理體系等“軟件”,也包括檢驗檢測儀器設備、實驗室等“硬件”,是一個具有戰略性、系統性、復雜性、技術性、服務性等多重屬性的體系。

劉兆彬介紹說,當下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期,NQI既是推進質量強國戰略的技術支撐,也是確保質量和民生改善的基石。一國的競爭力體現在國家質量基礎設施上,實際就是體現在一國計量的能力、標準的能力、認證認可的能力、實驗室檢驗檢測的能力,還有就是市場監督的能力。只有擁有堅實的NQI作支撐,一國的質量發展才能得到可靠的保證。

“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還要用品牌來引領,因為品牌是引領相關產業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眲⒄妆蜓a充說。

掃描二維碼可觀看相關視頻

■相關鏈接:

《百家法治講壇》是由法治日報社-法治周末報社于2022年籌劃,2023年推出并重點打造的法治陣地新IP。

《百家法治講壇》以創新的方式,通過視頻、報紙、電子產品和相關書籍等表現形式,追蹤法治熱點,講述法治故事,彰顯法治精神,推動法治進步。

■主創團隊:

出 品 人:陳建國   總制片人:張 亮

總 策 劃:孫繼斌   總 監 制:劉立民

總 導 演:賀 斌          制片主任:宋媛媛

責編:肖莎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廣告征訂 | 本站公告 | 法律聲明 | 報紙訂閱

版權所有 Copyrights ? 2014-2023 www.olnzth.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京ICP備10019071號-1 京報出證字第014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778號

最近2018年中文字幕手机视频,亚洲芒果卡一卡二卡三乱码,樱花草在线社区www日本影院,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center id="uiawy"><wbr id="uiawy"></wbr></center>
<optgroup id="uiawy"><div id="uiawy"></div></optgroup>
<center id="uiawy"></center>
<optgroup id="uiawy"><div id="uiawy"></div></optgroup>
<optgroup id="uiawy"><div id="uiawy"></div></op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