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產品花樣迭出為哪般?
2023-04-12 10:04:38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近期,各種出奇的貸款產品被頻頻推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居民按揭買房動力在下降
《法治周末》記者 馬金順
“昨天我們已接到通知,該業務正式停辦了?!贬槍诒粺嶙h的“連心貸”,2月24日晚,一位中國農業銀行內部人員如是說。
當被問及“為什么停辦”時,該人員表示,不清楚具體原因。
2月22日,有媒體報道稱,針對河北雄安新區的購房者,農業銀行擬推出一款信貸產品——連心貸。據介紹,“連心貸”是指為明確婚前財產歸屬或增強還款能力,以未婚男女朋友作為共有權人,由雙方或者一方申請的住房貸款。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留言:“分手了怎么辦” “荒唐至極”等。
其實,除了“連心貸”,近段時間,有關房貸的話題,比如,“百歲貸”“接力貸”“0首付0月供”“首付30萬元,開發商送60萬元不用還”等頻頻沖上熱搜。引發市場關注后,這些業務有的被相關機構否認,有的因違規被相關部門查處,還有的如“連心貸”,被銀行內部叫停。
“從上述情況來看,不論是銀行接連推出新奇貸款產品,還是某些開發商宣傳購房‘0首付’,目的都是為了刺激房貸需求?!北本┦杏坡蓭熓聞账匣锶寺蓭熇钏商嵝训?,在創新產品時,都應在合規范圍內進行,開發商應把握好宣傳尺度,銀行應堅守好最基本的風控底線。
“連心貸”:不違規,風險大,已停辦
據前述農行內部人員介紹,“連心貸”并不是該行今年才推出的新產品。
“它是2012年推出的一款老產品,我們從來沒有把它作為主打產品往外推廣過,這些年,該項業務一直可以辦理,但是可能因為市場接受度不高、需求少,所以可查到的業務記錄比較少?!痹撊藛T說。
2月27日,《法治周末》記者在農行APP的智能客服功能中,輸入“連心貸”三個字,對方給出的解釋是,“‘連心貸’是我行10年前的老產品,設計初衷是為了滿足青年群體婚前聯名購房的需求,總體業務量較小。隨著市場和政策變化,此類需求非常有限,該產品基本處于停辦狀態”。
而有媒體在此前的咨詢中,農行智能客服回復稱,“連心貸”是個人住房聯名貸款的一種。申請“連心貸”的前提是,房屋買賣合同中登載的買受人應為男女雙方,所購住房應歸屬雙方共有。一方單獨申請貸款的,另一方應作為連帶責任保證人,在貸款存續期間承擔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在李松看來,“連心貸”本身并不違規,之所以引發熱議,主要是因為該產品針對的對象是未婚男女朋友,從法律層面來講,畢竟男女朋友關系不如夫妻關系那么穩定,如果分手,可能就牽扯到房屋產權歸屬以及貸款如何償還的問題,甚至導致房貸斷貸事件的發生,即分手后法律糾紛會比較多、風險較大。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認為,“連心貸”屬于共同貸款,當共同貸款人其中一方未能及時還款,另一方也將面臨征信惡化的風險。從某種程度上看,上述做法降低了銀行的部分風險,卻增加了貸款人的風險。所以,作為購房人還是要慎重選擇。
根據農行智能客服的回復,“連心貸”將未婚男女作為共同借款人,在法律層面,雙方在貸款存續期間承擔連帶責任。根據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條規定,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銀行在設計某種產品時,對于風險問題肯定考慮得比較全面,就拿‘連心貸’來講,它只能辦住房按揭,肯定設有抵押物,這樣從根上就把這個風險給兜住了??赡芫褪窃诔霈F違約、處置抵押物的時候,沒那么利索而已?!鼻笆鲛r行內部人士說。
房貸市場花樣百出
除了“連心貸”,近期引發熱議的房貸產品還包括“接力貸”“百歲貸”等。
根據農行智能客服的回復,“接力貸”是指為延長貸款期限或增強還款能力,借款人與父/母(含公/婆、岳父/岳母)、子/女中的任意一人作為共同借款人申請的住房貸款。
而“百歲貸”是指子女作為共同借款人,最長可貸至100歲的住房貸款。
“從法律層面來講,‘百歲貸’‘接力貸’本身并不違規,可能更多還是金融風險方面的問題?!蓖跤癯枷颉斗ㄖ沃苣酚浾叻治稣f,“‘百歲貸’‘接力貸’引發熱議,可能有兩種原因:第一,‘百歲貸’‘接力貸’本身比較少見,作為一般正常的銀行按揭貸款產品,是不會出現這兩類特殊產品的;第二,‘百歲貸’‘接力貸’有時候可能會讓大家產生一種‘允許炒房’的錯覺,一旦市場升溫,可能會成為炒房的工具?!?/p>
除了銀行方面接連推出新奇房貸產品外,開發商方面為了推動購房消費,進一步刺激樓市交易也“不甘落后”。
2月17日,河南省安陽市一樓盤發布“0首付0月供,你買房我還貸”的宣傳廣告,沖上熱搜。同日,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信城縉悅花園“3成首付只需30萬元,開發商送60萬元”的消息,也引發了市場高度關注。
《法治周末》記者查詢資料了解到,根據《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國發〔2010〕10號)及央行等兩部門《關于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購買首套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另外,2017年,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部署規范購房融資和加強反洗錢工作時也明確,嚴禁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違規提供購房首付融資等。
“‘0首付、低首付’往往伴隨著開發商墊資、融資、首付貸等違規操作,這些操作本身就是被明令禁止的?!蓖跤癯急硎?,購房合同、貸款合同都必須以實際成交價為準。如果開發商真的通過走賬墊資的方式,虛報首付款金額,就違反了銀行按揭貸款的相關規定。
“這種情況下,房屋的價值并非網簽備案的價格,也不是辦理按揭貸款時的評估價值,實際上是以虛高的評估價騙貸,如果接受了開發商贈送的首付,購房者也涉嫌騙貸銀行?!蓖跤癯佳a充說。
房貸產品創新不能“出圈”
“0首付”“低首付”被明令禁止,本身系違規行為;“連心貸”“接力貸”雖不違規,但風險較大,那么,房貸市場為何會出現這些產品或業務呢?
李松指出,為了盤活市場,開發商和銀行就會“絞盡腦汁”來刺激房貸需求,因此,近期市場上出現了不少新奇房貸產品。這一現象從側面也反映出,銀行放貸壓力也比較大。
廣東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近期全國各種出奇的貸款產品被頻頻推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居民按揭買房動力在下降。房地產市場表現欠佳等因素,使越來越多的人對貸款保持了相當的審慎態度。
“該問題值得高度警惕。一方面,按揭貸款屬于銀行優質的資產類別,如果居民持續不愿貸款買房,銀行資產質量將有可能出現下降;另一方面,居民貸款意愿持續乏力,樓市就很難真正企穩,房地產業上下游的相關貸款業務,也會深受影響?!崩钣罴握f。
最后,李松提醒到,無論如何創新產品形式,開發商和銀行都應該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貸款政策,一定要在合規范圍內推行,不能“出圈”。